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
  • 陈吉元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780577642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6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编 土地改革3

第一章 土改前的中国农村3

第一节 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3

第二节 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12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破坏与农民贫困化22

第二章 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上)29

第一节 孙中山对中国土地问题的主张2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土地纲领31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纲领与实践47

第三章 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下)57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57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五四指示”63

第三节 中国土地法大纲7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74

第五节 土地改革在中国大陆的完成79

第二编 互助合作85

第四章 1953年:十字路口上的中国农村85

第一节 土改后的中国农村85

第二节 围绕农村去向的争论92

第三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107

第五章 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期发展119

第一节 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期发展及其成效119

第二节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第一次“冒进”及其纠正126

第二节 互助合作运动中心的转移134

第三节 农村危机和“停、缩、发”方针149

第六章 1953年: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与统购统销161

第一节 1953年春的粮食购销形势161

第二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167

第三节 统购统销制度的发展183

第一节 1955年春围绕农村形势的争论186

第七章 历史性的转折:1955年的农村形势186

第二节 转折的开始:毛泽东批“小脚女人”196

第三节 初级合作化的加速发展204

第八章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高潮即将到来219

第二节 高级化的全面推进232

第三节 高潮后的中国农村241

第九章 1957年的中国农村258

第一节 1957年春的“退社风潮”259

第二节 “包产到户”的闪现266

第三节 农村大辩论272

第十章 人民公社的建立285

第一节 大跃进的起因285

第三编 人民公社285

第二节 高产奇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93

第三节 毛泽东的公社构想295

第四节 “还是办人民公社好”299

第五节 公社化风暴在全国302

第十一章 人民公社的本质特征308

第一节 公社体制:“一大二公”、“政社合一”309

第二节 公社的管理:“大呼隆”、“大锅饭”313

第三节 公社的基本功能:“便于管理”317

第十二章 人民公社的整顿319

第一节 公社陷入困境319

第二节 从纠“左”到反“右”:庐山会议323

第三节 迫不得已的后退:退赔、包产到户和借地329

第四节 公社的组织调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推行333

第一节 “四清”的由来338

第十三章 公社的政治清理:“社教”与“四清”338

第二节 “四清”的早期样板:“桃园”与“小站”342

第三节 公社的灾难性后果348

第四节 将错就错:“四清”转“文革”354

第五节 “文革”动乱在农村356

第四编 农业学大寨363

第十四章 太行山上的大寨村363

第一节 革命老区的先进村364

第二节 发扬大寨精神的红旗村379

第三节 “七斗八斗”的样板村385

第四节 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带头人--陈永贵392

第十五章 中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401

第一节 动乱年代的典型县401

第二节 手工农具阶段的农业县410

第三节 “穷过渡”的实验县427

第四节 “高标准”的大寨县440

第十六章 学大寨运动在全国448

第一节 “中国人民的方向”448

第二节 两次农业学大寨会议452

第三节 全民学大寨的危害457

第四节 学大寨运动的终结462

第五编 家庭经营471

第十七章 1979年的中国农村:改革起步471

第一节 三中全会对农村形势的客观评价471

第二节 三中全会精神在农村475

第三节 真理标准讨论的启示487

第十八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491

第一节 对包产到户的初步肯定491

第二节 包产到户的普遍发展495

第三节 联产承包制向林、牧、渔、副、工各业扩展500

第十九章 人民公社制度的终结504

第一节 “公社病”的要害504

第二节 悄悄退场:“人民公社体制改革”507

第三节 人民公社后的中国农村513

第二十章 1985年前后的农村经济520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520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发展526

第三节 农业的停滞、徘徊530

第四节 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增长536

第二十一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工业化541

第一节 发展过程与结构优化541

第二节 发展模式及增长因素550

第三节 二元结构与道路选择567

第二十二章 农业管理体制的转换572

第一节 传统农业管理体制573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582

第三节 农村市场取向改革588

第二十三章 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趋势594

第一节 农业人口问题594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601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目标、模式609

第四节 农村城镇化618

第二十四章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626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626

第二节 乡村正式组织636

第三节 民间组织643

主要参考书目650

附记6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