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理论及其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日)松泽武雄著;黄兴建,唐贤书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13180·72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理论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地震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3
1·1地震的地理分布3
1·2地震的时间序列5
第二章大地震引起的若干地学现象6
2·1隆起和沉降6
2·1·1关东大地震6
2·1·2南海道大地震11
2·1·3历代地面隆起残迹15
2·1·4 1964年6月16日新潟地震17
2·2水平位移19
2·1·5 1927年3月7日北丹后地震19
2·3重力变化21
2·4地壳急速形变的速度23
2·5地震断层24
2·6地磁和地电的变化25
第三章地震群,前震和余震30
3·1地震群30
3·1·1 1930年伊东近海地震群和网代地震群30
3·1·2小震级地震群33
3·1·3 1899年有马地震群35
3·1·4 1915年11月上总东部地震群36
3·1·5 1920—70年纪伊半岛西部地震群36
3·1·6松代地震群40
3·2余震63
3·3前震66
4·1地震的续发性67
第四章大地震的连续发生67
4·2大地震续发实例68
4·3大地震续发理论的研究74
4·4地震续发的机制75
4·5余震的余震76
4·6所谓松泽热过程中的固-液相变77
4·7与火山喷发的比较79
第五章地震波的辐射图象82
5·1地震波辐射的方向性82
5·2P波初动分布图象的分类84
5·3弹性理论的研究86
5·4球函数表示法87
5·6根据固体破裂理论所作的研究91
5·5有关力偶的争论91
第六章地震的能量93
6·1波动能93
6·2形成断层面的能量95
6·3重力位能96
第七章表面波和垂直间断面98
7·1洛夫波98
7·1·1上面自由,下面固定,左右无限的质点组98
7·1·2底面右边有阶梯时的条件103
7·1·3底面有阶梯的解118
7·1·4二层的情况131
7·1·5垂直间断面问题138
7·1·6摘要138
7·2·1上面自由,下面固定的质点组139
7·2瑞利波139
7·2·2上面自由,下面固定的解142
7·2·3垂直间断面上质点的运动方程式150
第八章地震和海啸153
8·1海啸的发生153
8·2海啸的能量154
第九章地震发生的统计特性及其他有关现象157
9·1概论157
9·2地震发生和其他现象的相关性160
第十章 固体地球及其动力161
10·1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地球固体部分161
的构造概况161
10·1·1大陆161
10·1·2大洋底162
10·1·3上地幔169
10·2固体地球的热状态170
10·3地壳中的热流量172
10·4反对地震热机理论的观点173
第十一章地震热力学174
11·1地震发生理论174
11·2地震的热机理论175
11·2·1地震场175
11·2·2包括大地震的震群中的体积集合和能量集合176
11·2·3与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对应的体积估算177
11·3地震机制178
11·3·1单纯热应变179
11·3·2液相和固相的相变179
11·3·3对四周固定的椭圆形板底面施以液压时的应力和应变181
11·3·4底面压力引起的地壳应变能182
11·4重力位能182
11·5若干地震机制183
11·6能量(特别是热能)的吸收和释放184
11·7某一地区两次大震间的平静期中的地震185
11·8与热过程有关的地壳变化187
第十二章地震预报的理论189
12·1地震区划189
12·2各种地震预报理论190
12·3地震预报的统计要素198
第十三章震害预防199
13·1地震灾害及其预防199
13·3地震环境的调查205
13·2预防震害的基础调查205
13·4地基特性的调查210
13·4·1地基的弹性波速度211
13·4·2常时微动220
13·4·3地震观测222
13·4·4地基的振动特性223
13·5地震时地基性状的预测228
13·6今后的课题231
第十四章与地震有关的一些问题232
14·1大地震和喷砂232
14·2怎样评定烈度233
14·3关东大地震和东京大火灾235
14·4深源地震带凹陷235
14·5地震的点震源236
14·6重力和地震237
热门推荐
- 3911852.html
- 116265.html
- 297048.html
- 1431496.html
- 191866.html
- 2917242.html
- 3771576.html
- 2213210.html
- 2217883.html
- 2197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5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5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5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0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