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 侯国金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13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31页
  • 主题词:语用学-应用-翻译-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A.“言语行为的合作性与间接性以及翻译问题”(第2章)雏形1

B.“礼貌、调侃、说假以及翻译问题”(第3章)概貌4

C.“语境、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以及翻译问题”(第4章)预览6

第1章 绪论——通往“语用翻译学”之路10

1.1 言语行为和语用学的研究对象10

1.2 “语用标记价值论”之端倪27

1.3 “语用标记(值)等效翻译观”32

1.3.1 “价值组合体”和语用原则的参与32

1.3.2 翻译标准之永恒战争39

1.3.3 科学性、艺术性和技巧性的三位一体50

1.3.4 从等效、功能等效到“语用标记值”等效58

1.4 “原则、意义、缩略符号”等的附加说明68

第2章 言语行为的合作性与间接性以及翻译问题74

2.1 合作性言语行为及其“语用标记关联模式”74

2.1.1 言语行为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值”75

2.1.2 言语行为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的建立94

2.1.3 CP、“语用标记关联模式”和新格赖斯主义的关系98

2.1.4 CP何处去?110

2.2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转类-串类杂谈120

2.2.1 “言语行为理论”温故知新120

2.2.2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值”126

2.2.3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128

2.2.4 SA转类-串类的调控策略132

2.2.5 言语行为理论有待研究的领地144

2.3 间接言语——语言交际的“恐龙”?154

2.3.1 间接言语(行为)仅是为了礼貌么?154

2.3.2 间接言语到底有多间接?175

2.3.3 指令间接性——If的个案考察193

2.3.4 “间接言语行为”与“语用标记习语论”209

2.4 言语行为与翻译225

2.4.1 CP的准则以及翻译的“语用标记值”等效225

2.4.2 从调控转类-串类PV的策略看翻译中如何保值PMV231

2.4.3 ISA、间接手段以及翻译再现234

2.4.4 IS的间接值与翻译保值239

2.4.5 作为IS的虚拟条件句的间接值与翻译保值240

2.4.6 语用习语的翻译和PMV保值244

第3章 礼貌、调侃、说假以及翻译问题248

3.1 语用标记礼貌切当论和消极应答考察248

3.1.1 礼貌观的提出及其礼貌和不礼貌的待遇249

3.1.2 语用距离原则的基本原理255

3.1.3 语用距离洽商的语用学渊源258

3.1.4 是话语礼貌还是切当性?260

3.1.5 何为消极应答(NR)?273

3.1.6 NR对面子的威胁274

3.1.7 NR的补救275

3.1.8 与始发语联系起来看276

3.1.9 说NO是一门艺术278

3.2 调侃原则的语用机制284

3.2.1 作为幽默的调侃285

3.2.2 调侃的语用问题289

3.2.3 调侃何其多302

3.3 非真话语304

3.3.1 非真话语研究的困惑305

3.3.2 新切当条件的关联-模糊-标记模式312

3.3.3 “新切当条件”及其话语解释的关联取向318

3.3.4 “新切当条件”话语解释的模糊性322

3.3.5 非真话语的标记性326

3.3.6 非真话语是艺术——赤壁鏖兵,曹兵几何?328

3.3.7 “测谎机”的局限性334

3.4 语用距离、礼貌、调侃、说假等的翻译问题337

3.4.1 “语用距离”和翻译保值338

3.4.2 “语用标记礼貌切当论”与翻译343

3.4.3 “消极应答”的翻译问题346

3.4.4 调侃的“语用标记值”与翻译保值351

3.4.5 “非真话语”的等效翻译365

第4章 语境、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以及翻译问题385

4.1 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385

4.1.1 语境的意义386

4.1.2 语境的大类和次类393

4.1.3 语境的功能402

4.1.4 动态语境观408

4.1.5 认知语用推理413

4.1.6 语境的“语用标记值”415

4.2 “语用含糊”的“语用标记值”420

4.2.1 “语用含糊”的由来421

4.2.2 “局部语用含糊”和“整体语用含糊”432

4.2.3 “语用含糊”与“元语用意识”的瓜葛435

4.2.4 “语用含糊”的“语用标记值”436

4.2.5 “语用含糊”的语境关联性——6个语境素的参与446

4.2.6 “语用含糊”与“非论证性推理”的多步性和层级性452

4.2.7 “语用含糊”可不含糊459

4.3 语境与“元语用意识”驱动的策划462

4.3.1 “隐性策划”和“显性策划”463

4.3.2 “元语用意识”细谈465

4.3.3 调控与洽商472

4.3.4 语境、“元语用意识”和策划三者的U/M组配474

4.4 语境、“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以及翻译方法476

4.4.1 语境的“语用标记值”与翻译保值476

4.4.2 歧义翻译问题和对策483

4.4.3 双关的翻译和PMV保值495

4.4.4 “笼统”的翻译须笼统还是准确?514

4.4.5 其他“语用含糊”对语境的依靠519

4.4.6 “元语用意识”的高低及其翻译保值523

参考文献532

术语索引(汉英对照)566

缩写符号592

后记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