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标中学古汉语四库全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课标中学古汉语四库全书
  • 庄之明,孙骏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97875000774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698页
  • 主题词:汉语-古代-中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标中学古汉语四库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词库4

一、课本里的实词4

A4

爱 安4

B4

倍 被4

本 鄙 兵 病 伯5

C5

曾5

察 长 朝 诚6

城 乘 除 传 辞7

从8

D8

达 殆 怠 当8

道 得 度 短9

多10

F10

发 方10

非 奉 负 复11

G12

盖 鼓 固12

故 顾 归 国13

过14

H14

号 何 恨 后14

胡 还 患 或15

J15

及 极 即15

疾 既 假 间16

见 解 就 举17

绝18

K18

堪 克18

L18

类18

怜 临19

M19

弥 名 末 莫19

N20

内20

P20

判20

Q20

期 奇20

迁 请 穷 去 劝 却21

R22

如 若22

S22

善 稍22

少 涉 胜 识23

使 是 适 书24

孰 属 数 率 说25

私 素 遂26

T26

汤26

涕 通 图 徒 退27

W27

亡27

王 望 微 闻28

恶29

X29

悉 相 谢29

信 兴 行 幸30

修 徐 许31

Y31

阳 要31

宜 遗 易 阴 引32

右 逾 狱33

Z33

再 造 知33

质 治 致 置34

诸 走 卒 族 左 坐35

二、课本里的古今异义词A爱人 安37

B37

卑鄙 北面 避 博士 不必 不顾37

不厌 布衣38

C38

曾 猖厥 池 踌躇 出入 聪明38

蹉跎39

D39

但 当心 吊39

E39

儿女39

F39

犯 方39

扶40

G40

盖 感激 更 孤 股 顾 郭40

H41

何苦 河 会 或41

J41

极 假 简 见41

间 奖 交通 金 经纶 窘 居 局促42

K42

开张42

控43

L43

蓝 怜 良 烈士 令43

M43

妙43

N44

南极 宁可44

P44

便宜44

Q44

强 抢 亲戚 请44

秋 驱驰 去 泉45

R45

然后 日 肉食 汝45

S46

少 社 身 深 师 识 士 市 是46

适 收 所以47

T47

特征 痛恨47

W47

亡 往往47

文 文理 沃 无论 无时 无为48

X48

牺牲 鲜美 咸48

向 小生 晓畅 谢 形 休 许49

Y49

爷49

一般 一时 宜 已 抑 益 于是 与 语50

Z51

再 赞 造 征 致词 忠 子 走51

附录:课本里的通假字列表52

三、课本里的虚词60

而60

何61

乎62

乃63

其64

且65

然 若66

所67

为68

焉69

也 以70

矣 因72

于 与73

哉 则 者74

之75

语库81

一、文言句式81

判断句81

被动句83

省略句85

倒装句87

固定结构句式89

二、古代格言集锦修养94

实践96

治学97

见识99

教育100

事理101

交友103

写作104

三、应知古诗文名句450句四、课本里的成语典故A安居乐业125

按图索骥125

B125

白驹过隙125

百步穿杨125

百孔千疮126

班门弄斧126

饱食终日126

杯水车薪126

闭门造车126

别出心裁126

病入膏肓127

拨乱反正127

不胫而走127

不可救药127

不毛之地127

不求甚解128

不言而喻128

不亦乐乎128

C128

沧海桑田128

沧海遗珠128

草菅人命129

车水马龙129

成人之美129

成竹在胸129

出类拔萃129

出奇制胜130

出生入死130

初出茅庐130

处心积虑130

寸草春晖130

D131

打草惊蛇131

大器晚成131

当仁不让131

倒行逆施131

得陇望蜀131

得心应手131

顶天立地132

独当一面132

多多益善132

E132

耳提面命132

F133

飞蛾投火133

分庭抗礼133

风马牛不相及133

负隅顽抗133

G133

甘拜下风133

肝脑涂地134

高枕无忧134

功亏一篑134

瓜田李下134

光怪陆离134

过犹不及135

H135

好事多磨135

好大喜功135

华而不实135

画龙点睛135

患得患失136

讳莫如深136

诲人不倦136

J136

既往不咎136

见仁见智136

狡兔三窟137

近墨者黑137

九死一生137

举棋不定137

举一反三137

举足轻重138

K138

开卷有益138

开门见山138

开宗明义138

脍炙人口138

L139

老当益壮139

老骥伏枥139

老马识途139

老生常谈139

乐不思蜀139

乐此不疲140

礼尚往来140

李代桃僵140

里应外合140

力不从心140

立锥之地141

临渴掘井141

临渊羡鱼141

M141

买椟还珠141

茅塞顿开141

门可罗雀141

明察秋毫142

明目张胆142

莫逆之交142

目不识丁142

目瞪口呆142

P143

否极泰来143

平易近人143

扑朔迷离143

Q143

七手八脚143

千锤百炼144

千虑一得144

千载难逢144

窃窃私语144

青出于蓝144

轻举妄动145

曲高和寡145

取而代之145

R145

人面桃花145

人云亦云145

仁至义尽146

日暮途远146

如鱼得水146

S146

三缄其口146

三教九流146

舌剑唇枪147

舍生取义147

神出鬼没147

生吞活剥147

声东击西148

失之交臂148

石破天惊148

世外桃源148

事半功倍148

视死如归149

手舞足蹈149

手足无措149

首当其冲149

束之高阁149

水落石出150

水涨船高150

说长道短150

司空见惯150

死不瞑目150

T151

叹为观止151

天经地义151

天罗地网151

天网恢恢151

天衣无缝151

同病相怜152

同流合污152

同心协力152

投桃报李152

土崩瓦解152

推心置腹153

退避三舍153

W153

完璧归赵153

妄自尊大153

望梅止渴153

围魏救赵154

为虎作伥154

未雨绸缪154

文过饰非154

文以载道154

闻所未闻155

无稽之谈155

无中生有155

五花八门155

物以类聚155

X156

下里巴人156

先发制人156

先声夺人156

相提并论156

相依为命156

笑里藏刀157

心平气和157

心猿意马157

幸灾乐祸157

袖手旁观157

雪中送炭158

寻章摘句158

Y158

言过其实158

言听计从158

一败涂地158

一举两得159

一丘之貉159

一去不返159

一日三秋159

一衣带水159

依样画葫芦160

以貌取人160

以文会友160

以逸待劳160

亦步亦趋160

因陋就简160

迎刃而解161

有备无患161

有恃无恐161

与人为善161

怨天尤人161

约法三章161

运筹帷幄162

Z162

张冠李戴162

直言不讳162

指桑骂槐162

志同道合163

中流砥柱163

众叛亲离163

众望所归163

众志成城163

自惭形秽163

自强不息164

自食其力164

走马观花164

作茧自缚164

文库167

一、古代散文167

1.《论语》十五则167

2.曹刿论战 《左传》171

3.殽之战 《左传》174

4.鱼我所欲也 《孟子》183

5.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186

6.劝学 荀子188

7.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192

8.郑人买履 韩非195

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196

1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199

11.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春秋》205

12.察今 《吕氏春秋》207

13.过秦论 贾谊212

14.陈涉世家 司马迁220

15.出师表 诸葛亮227

16.陈情表 李密233

17.兰亭集序 王羲之239

18.桃花源记 陶渊明244

19.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248

20.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250

21.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255

22.与朱元思书 吴均257

23.三峡 郦道元259

24.滕王阁序 王勃262

25.师说 韩愈273

26.马说 韩愈278

27.陋室铭 刘禹锡280

28.小石潭记 柳宗元282

29.捕蛇者说 柳宗元285

30.阿房宫赋 杜牧290

31.岳阳楼记 范仲淹295

32.醉翁亭记 欧阳修300

33.秋声赋 欧阳修304

34.伶官传序 欧阳修308

35.六国论 苏洵312

36.爱莲说 周敦颐317

37.墨池记 曾巩319

38.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321

39.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325

40.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327

41.赵普 《宋史》330

42.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333

43.项脊轩志 归有光338

44.满井游记(节选) 袁宏道344

45.核舟记 魏学洢348

46.五人墓碑记 张溥353

47.口技 林嗣环358

48.黄生借书说 袁枚362

49.登泰山记 姚鼐368

50.病梅馆记 龚自珍374

二、古代诗词378

1.关雎 《诗经》378

2.蒹葭 《诗经》380

3.陌上桑 汉乐府382

4.观沧海 曹操386

5.龟虽寿 曹操388

6.饮酒(其五) 陶渊明389

7.木兰诗 北朝民歌391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395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397

10.使至塞上 王维399

11.渡荆门送别 李白400

12.行路难(其一) 李白402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404

1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405

15.次北固山下 王湾407

16.黄鹤楼 崔颢408

17.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410

18.望岳 杜甫411

19.春望 杜甫413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414

21.石壕吏 杜甫416

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418

2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421

2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422

25.观刈麦 白居易423

26.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426

27.秋词 刘禹锡427

2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428

29.雁门太守行 李贺430

30.赤壁 杜牧431

31.泊秦淮 杜牧432

32.望江南 温庭筠433

33.夜雨寄北 李商隐434

34.无题 李商隐436

35.相见欢 李煜437

36.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438

37.浣溪沙 晏殊440

38.登飞来峰 王安石441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442

40.浣溪沙 苏轼444

41.水调歌头 苏轼445

42.醉花阴 李清照447

43.游山西村 陆游449

4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450

45.过零丁洋 文天祥452

46.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454

47.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455

48.别云间 夏完淳456

49.论诗 赵翼458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459

资料库463

一、古代的人称、职称(一)人称463

(二)官职466

二、古代的科举制度三、古代的历法、地理四、古代的风俗礼仪五、古代的文体名称六、古代作家与作品简介(一)先秦485

(二)两汉488

(三)魏晋南北朝490

(四)唐492

(五)宋496

(六)元明500

(七)清502

七、古代作家与作品并称(一)作家并称505

(二)作品并称507

八、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目录(一)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目录509

(二)高中生必背古诗文目录511

九、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愤世嫉俗,刚正不阿的屈原513

归园田居,固守穷节的陶渊明517

天生我材,诗酒一生的李太白522

名为“诗史”,仕为坎坷的杜甫531

戏作《长恨歌》,叹为《琵琶行》的白居易538

文起八代、复古崇儒的韩愈544

革故鼎新,屡遭贬谪的柳宗元550

史文兼精,人醉我醒的欧阳修556

三起三落,文艺通才的苏东坡562

才思敏捷,半世颠沛的李清照570

生不逢时,忧国忧民的陆放翁576

戎马一生,慷慨悲歌的辛弃疾583

十、古代寓言选读五十步笑百步592

朝三暮四593

纪昌学射594

歧路亡羊596

樗树之用597

庖丁解牛598

望洋兴叹601

坎井之蛙602

鲁侯养鸟604

林回弃璧605

庄子送葬606

蜗角大战608

宣王好射609

蒙鸠为巢610

欹器611

和氏献璧612

三人成虎614

曾子杀彘615

对牛弹琴616

王良弟子驾马618

千金市马首619

以羊易牛620

好沤鸟者621

二子学弈622

高山流水623

田夫献曝624

佝偻承蜩625

吕梁丈夫626

戎夷解衣628

目不见睫629

十一、古代韵文、散文流变图十二、古代文学名著梗概与导读《三国演义》(梗概)635

《水浒传》(梗概)642

《西游记》(梗概)649

《红楼梦》(梗概)655

《聊斋志异》(梗概节选)662

《西厢记》(梗概)666

《牡丹亭》(梗概)6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