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文学史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方文学史论
  • 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编;黎跃进著 著
  •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文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1

一 东方·东方学·东方文学2

二 东方文学的文化潜质8

三 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1

第一章 东方文学纵向发展论17

一 古老东方的文学景观18

(一)上古东方社会、文化的特点18

(二)上古东方文学成就21

(三)上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31

二 中古东方三大文化圈及其文学演变33

(一)中古东方社会、文化的特点33

(二)三大文化圈的文学发展及其特点37

三 近代东方社会文化与文学52

(一)近代东方社会文化扫描52

(二)近代东方文学的代表性成果55

(三)文学特征:东西融合与悲愤躁动62

四 现代东方社会文化与文学65

(一)现代东方社会文化概述65

(二)现代东方文学的主要成就68

(三)东方现代文学的整体特征75

五 当代东方社会文化与文学整体面貌79

(一)当代东方社会文化特点79

(二)东方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82

(三)当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99

第二章 波斯文学论105

一 波斯古代文学的嬗变106

(一)前伊斯兰时期的帕拉维语文学107

(二)诗人辈出的“黄金时期”112

(三)波斯古典文学的衰落124

二 人道主义诗人萨迪与《蔷薇园》126

(一)走出来的诗行126

(二)《蔷薇园》:人道与哲理129

三 波斯现代文学的发展142

(一)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19世纪中期-1911)143

(二)现代文学的确立(1912-1925)147

(三)现代文学的成熟(1925-1945)151

(四)现代文学的新发展(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155

四 赫达雅特创作主题论158

(一)《爱国志士》、《哈吉老爷》:如此爱国159

(二)《伊斯法罕半天下》:令人自豪的民族传统163

(三)《盲枭》:对民族传统文化衰落的悲伤167

(四)简短的结语169

第三章 阿拉伯文学论173

一 阿拉伯文化与《一千零一夜》174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一千零一夜》的形成175

(二)《一千零一夜》:中古阿拉伯社会的生活画卷176

二20世纪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184

(一)社会文化背景184

(二)文学纵向发展186

(三)阿拉伯20世纪文学特点197

三东、西文化撞击中的纪伯伦198

(一)创作概览:小说和散文诗198

(二)“异乡人”的痛苦和孤寂201

(三)民族自省中的爱与恨204

(四)人类“先知”:超越性追求211

四 陶菲格·哈基姆与《灵魂归来》213

(一)生平与创作214

(二)《灵魂归来》216

五 纳吉布·马哈福兹与“开罗三部曲”222

(一)马哈福兹创作的发展与特点222

(二)“开罗三部曲”226

第四章 印度文学论231

一《那罗传》:印度大史诗的优秀插话232

(一)人民性之所在234

(二)东方古代理想妇女的典型240

(三)艺术表现的光彩244

二 东方古代戏剧大师迦梨陀娑与《沙恭达罗》248

(一)生平传说与创作总貌248

(二)《沙恭达罗》的爱情主题253

(三)《沙恭达罗》艺术表现的东方情味264

三 泰戈尔《家庭与世界》的民族意识267

(一)“我所崇拜的对象应当比祖国高大得多”267

(二)“今天的结果”与“明天的结果”270

(三)“一切力量应当用在建设性的事业上”274

四 普列姆昌德与《戈丹》279

(一)生平与创作:爱国、勤奋279

(二)《戈丹》社会问题的艺术探索286

五 民族寓言:安纳德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论292

(一)《苦力》、《贱民》:奴性的揭示293

(二)《两叶一芽》:苦难的思索298

(三)“拉卢三部曲”:出路的探寻302

(四)民族主义的超越308

六《失败》:钱达尔对印度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312

(一)爱情悲剧:美与真的毁灭312

(二)文化思考:揭示民族传统无意识317

(三)象征意象:森林、僵尸与灰烬321

第五章 日本文学论327

一 日本古代文学的纵向发展328

(一)形成阶段(公元前数千年—8世纪)328

(二)发展阶段(9世纪—12世纪末)333

(三)演变阶段(13世纪—16世纪)339

(四)鼎盛及其衰落阶段(16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347

二 日本才女紫式部与《源氏物语》356

(一)苦命才女的心灵世界356

(二)《源氏物语》:自我体验的艺术表述358

三 明治文坛的彗星:樋口一叶364

(一)时世·忧伤·矛盾364

(二)社会·弱者·人性368

(三)深沉·哀婉·抒情374

四 日本自然主义小说论379

(一)社会文化成因379

(二)先驱者的开拓381

(三)支柱作家及其个性382

(四)特质与价值385

五 德田秋声及其创作390

(一)秋声创作扫描390

(二)奠基作:《新婚家庭》393

(三)代表作:《缩影》396

(四)“天生的自然主义作家”399

六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402

(一)“潘神会”与《昂星》派402

(二)唯美主义诗歌:工木太郎与白秋407

(三)荷风与润一郎的贡献409

第六章 综论与比较研究415

一 上古西亚文化与文学择要416

(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特点416

(二)苏美尔史诗419

(三)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422

(四)希伯莱民族文化与《圣经》427

(五)《旧约》文学简说430

二 东南亚地区古代文学的发展436

(一)越南古代文学的发展436

(二)越南之外的东南亚地区古代文学443

三 东方古代流散文学及其特点450

(一)“流散文学”在东方产生很早451

(二)佛教传布和“佛典翻译文学”的“流散”视角453

(三)犹太民族大流散与流散文学454

(四)唐代移民与流散写作456

(五)三大帝国的流散现象461

(六)古代东方流散文学的特点466

四 现代黑非洲文学469

(一)黑非洲现代文学发展概况469

(二)“黑人性”运动与桑戈尔482

(三)尼日利亚文学与阿契贝、索因卡490

(四)南非文学和戈迪默、库切499

五中、印近代民族主义诗歌的共同宗旨510

(一)歌颂民族传统、赞颂祖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511

(二)赞美献身民族解放的英雄,树立现实中的榜样514

(三)描写殖民侵略和统治的暴行,表现人民的悲惨处境516

(四)呼吁国内民族团结,向往独立的统一民族国家519

(五)结论524

六 日本启蒙文学与中国“新小说”524

(一)“新小说”运动的兴起525

(二)传播媒介:梁启超和留日知识分子530

(三)日本启蒙文学影响的表现531

(四)文学内在驱力的作用535

七 普列姆昌德在中国:译介、研究与影响541

(一)译介:期待视野中的选择541

(二)研究:概况、论争与方向548

(三)影响:乡土作家的接受555

主要参考书目559

后记5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