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德县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保德县志
  • 编纂者保德县志编纂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1581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保德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境域建置1

第一章 区域位置1

第二章 建置沿革1

第三章 行政区划2

第四章 城镇乡村6

第一节 县城6

第二节 建设7

第三节 乡(镇)村9

卷二 自然环境17

第一章 地质17

第一节 地层17

第二节 构造20

第二章 地貌20

第一节 土石山地21

第二节 黄土丘陵21

第三节 河滩阶地22

第三章 气候22

第一节 区域气候22

第二节 气候特征23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30

第四节 农业气候分区31

第四章 物候31

第五章 水文33

第一节 地表水33

第二节 地下水34

第六章 土壤37

第一节 土壤分类37

第二节 理化性状37

第三节 分布39

第七章 植被40

第八章 自然资源40

第一节 土地资源40

第二节 植物资源41

第三节 动物资源42

第四节 矿藏资源42

第九章 自然灾害44

第一节 旱灾44

第二节 水灾45

第三节 虫灾45

第四节 霜灾46

第五节 雹灾46

第六节 地震47

卷三 人口48

第一章 人口统计48

第二章 人口构成50

第一节 民族50

第二节 性别 职业50

第三节 年龄51

第四节 文化程度51

第三章 人口分布51

第四章 计划生育52

第一节 人口增长52

第二节 人口控制54

卷四 农业56

第一章 农业经济56

第一节 劳动要素56

第二节 土地归属69

第三节 分配75

第二章 农业生产79

第一节 耕作制度79

第二节 作物品种80

第三节 栽培技术82

第四节 植物保护88

第三章 水利水保91

第一节 水利建设91

第二节 水利工程93

第三节 水土保持97

第四节 山区饮水98

第四章 管理机构102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102

第二节 农机管理机构103

第三节 水利管理机构103

卷五 林业105

第一章 林业用地105

第二章 林种树种105

第一节 天然次生林105

第二节 人工林106

第三章 育苗106

第四章 植树造林107

第一节 引进树种107

第二节 科学营林107

第三节 绿化工程108

第四节 果园建设108

第五章 森林管护112

第一节 防火防毁112

第二节 防虫防病112

第六章 林权归属113

第七章 管理机构113

卷六 牧业115

第一章 牧坡牧草115

第二章 畜禽种类116

第三章 饲养管理118

第一节 饲养方法118

第二节 草料加工118

第四章 畜疫防治119

第一节 防治机构119

第二节 技术力量119

第三节 疫情120

第五章 禽畜产品121

卷七 副业渔业123

第一章 副业123

第一节 种类123

第二节 收入125

第二章 渔业126

第一节 黄河捕捞126

第二节 人工放养127

卷八 工业130

第一章 煤炭130

第一节 窑矿130

第二节 原煤生产133

第三节 煤炭加工133

第四节 煤炭销售133

第二章 电力134

第一节 发电134

第二节 用电135

第三节 机构136

第三章 化工138

第一节 电石139

第二节 化肥139

第三节 玻璃制品140

第四节 刹车片141

第四章 冶金141

第五章 机械142

第六章 建筑144

第一节 建筑材料144

第二节 建筑队伍145

第七章 造船146

第八章 加工146

第一节 粮油加工146

第二节 食品加工147

第三节 酿造148

第四节 屠宰148

第五节 木材加工148

第九章 纺织缝纫149

第一节 纺织149

第二节 针织149

第三节 地毯149

第四节 缝纫150

第五节 制鞋151

第十章 造纸151

第十一章 印刷152

第十二章 陶瓷153

第十三章 其它154

第十四章 机构155

卷九 邮电156

第一章 邮政156

第一节 邮路156

第二节 邮政业务157

第二章 电信159

第一节 电话159

第二节 电报161

第三章 机构162

卷十 交通运输163

第一章 道路163

第一节 驿站路163

第二节 转运路163

第三节 人行路164

第四节 水路164

第五节 公路164

第二章 桥涵165

第一节 黄河大桥165

第二节 北河岔桥166

第三节 桥头桥166

第四节 郝家里桥166

第五节 郭家滩桥166

第六节 张家滩桥166

第七节 黄石崖桥166

第八节 天桥167

第九节 曹虎桥167

第十节 窑洼桥167

第十一节 南河沟桥167

第三章 运输工具167

第一节 高脚167

第二节 车辆168

第三节 船舶168

第四章 运输量169

第一节 客运169

第二节 货运169

第五章 管理170

第一节 公路养护170

第二节 交通监理170

第三节 机构设置171

卷十一 贸易服务172

第一章 商业172

第一节 经营体制172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175

第三节 商品销售176

第四节 对外贸易177

第二章 计划物资185

第一节 木材185

第二节 其它物资186

第三章 粮食186

第一节 粮油购销186

第二节 运输储存188

第四章 服务业188

第五章 工商管理189

第一节 企业登记189

第二节 市场管理189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190

第四节 合同管理190

第六章 物价管理190

第一节 物价变化190

第二节 物价监督192

第七章 计量管理192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192

第二节 计量监督193

第三节 标准管理193

第八章 机构193

卷十二 财税195

第一章 税务195

第一节 农业税195

第二节 工商各税196

第二章 财政198

第一节 收支198

第二节 管理199

第三节 机构201

卷十三 金融202

第一章 机构202

第二章 储蓄204

第一节 个人存款204

第二节 单位存款205

第三节 公债国库券205

第三章 信贷206

第四章 货币206

第一节 货币演变206

第二节 货币流通207

第三节 金银兑换207

第五章 农村财务管理208

卷十四 党派团体21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210

第一节 党员210

第二节 党支部210

第三节 基层党委211

第四节 县委211

第五节 党代会212

第六节 党员教育217

第七节 纪律检查218

第八节 宣传工作220

第九节 统一战线22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221

第三章 人民团体222

第一节 牺盟会222

第二节 动委会223

第三节 抗日救国联合会224

第四节 职工团体224

第五节 农民团体225

第六节 妇女团体225

第七节 工商业者联合会226

第八节 青少年组织226

第四章 其他团体230

第一节 主张公道团230

第二节 精神建设委员会230

卷十五 地方行政机构231

第一章 权力机关23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31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231

第二章 行政机构233

第一节 县政府233

第二节 区政府235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235

第三章 参议机构236

第一节 参议会236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236

第四章 民政237

第一节 机构建置237

第二节 选举237

第三节 优抚238

第四节 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241

第五节 自然灾害救济242

第六节 婚姻登记242

第五章 劳动人事243

第一节 干部队伍243

第二节 职工队伍246

第三节 就业安置246

第四节 工资福利247

第五节 退休离休248

卷十六 司法249

第一章 机构设置249

第一节 公安机构249

第二节 检察机构250

第三节 审判机构250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构251

第二章 社会治安251

第三章 消防252

第四章 检察工作253

第五章 案件侦破253

第六章 审判254

第一节 审判制度254

第二节 案件审理254

第七章 人民调解256

第八章 平反冤假错案257

第九章 司法行政257

第一节 普法教育257

第二节 律师业务257

第三节 公证业务258

卷十七 军事259

第一章 武备设施259

第一节 墩堠259

第二节 长城260

第三节 关寨汛铺260

第二章 武装建制261

第一节 所营261

第二节 武委会261

第三节 人武部兵役局262

第三章 军队驻防263

第四章 地方武装263

第一节 军警263

第二节 乡团264

第三节 自卫队264

第四节 牺盟游击队265

第五节 特务连265

第六节 游击第七大队265

第七节 民兵265

第五章 兵役268

第六章 战事269

第一节 古代重大战事269

第二节 土匪骚扰271

第三节 人民战争271

卷十八 文化体育280

第一章 文学创作280

第一节 著述280

第二节 业余创作280

第三节 诗歌选录280

第二章 戏曲283

第一节 北路梆子283

第二节 歌剧 话剧284

第三节 晋剧285

第四节 道情285

第五节 二人台286

第三章 电影288

第四章 群众文化289

第一节 民间音乐289

第二节 民歌289

第三节 民间舞蹈294

第四节 灯火294

第五节 美术295

第五章 新闻296

第一节 通讯报道296

第二节 地方报刊296

第三节 广播电视297

第六章 图书档案298

第一节 图书发行298

第二节 图书收藏300

第三节 档案300

第七章 体育300

第一节 群众体育300

第二节 学校体育301

第三节 体育设施301

第四节 体育竞赛301

第五节人才输送302

第八章 机构302

卷十九 文物305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305

第二章 墓葬308

第三章 古代建筑310

第四章 金石陶瓷316

第一节 金类316

第二节 石类318

第三节 陶瓷类318

第五章 石刻319

第六章 革命文物319

卷二十 教育322

第一章 私塾 书院 学堂322

第一节 私塾322

第二节 书院323

第三节 学堂323

第二章 幼儿教育324

第三章 小学教育324

第四章 中学教育327

第五章 职业教育330

第一节 师范学校330

第二节 工业学校330

第三节 农业学校330

第四节 林业学校331

第五节 卫生学校331

第六章 业余教育331

第一节 干部业余教育331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332

第七章 教师队伍333

第一节教师选用333

第二节 教师进修334

第三节 教师待遇334

第八章 教育行政335

第一节 学制335

第二节 考试制度335

第三节 教育机构336

卷二十一 卫生337

第一章 医疗337

第一节 医院337

第二节 卫生所 保健站341

第三节 设备342

第四节 医生342

第五节 医术344

第六节 合作医疗345

第二章 医药346

第一节 药材资源346

第二节 药材经营346

第三章 预防349

第一节 妇幼保健349

第二节 卫生防疫350

第三节 爱国卫生355

第四节 行政机构358

卷二十二 科技359

第一章 科技机构359

第二章 科技队伍360

第三章 科普工作360

第四章 科研成果361

卷二十三 人物365

第一章 人物传365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383

卷二十四 风俗民情402

第一章 民性402

第二章 风俗402

第一节 日常生活402

第二节 婚嫁409

第三节 生育411

第四节 丧葬411

第五节 节日412

第六节 庙会413

第七节 喜庆414

第八节 其它415

第三章 良风美德416

第四章 姓氏亲族417

第一节 姓氏417

第二节 亲族417

第五章 宗教信仰418

第一节 佛教418

第二节 耶稣教419

第六章 方言419

第一节 语音419

第二节 词汇423

第七章 谣谚429

第一节 歌谣429

第二节 谚语433

第三节 歇后语435

卷二十五 大事记475

卷二十六 附录475

第一章 旧志考略475

第二章 旧志序跋478

后记4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