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郭成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32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典-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国古代法典化发展历程1
目录1
二、清末修订刑诉法(草案)——奠定司法独立的始基10
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刑事诉讼制度——开启刑诉民主化的先河13
四、《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法典化的实现与实施14
上篇 历史回顾17
第一章 法典化的渊源——夏、商、西周制定不予公布的刑书17
第一节 “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指导原则17
一、修订《九刑》18
第二节 制定不予公布的刑书18
二、修订《吕刑》19
第三节 西周刑事司法组织20
第四节 刑事诉讼制度21
一、起诉制度22
二、证据制度22
三、审判制度23
四、上报复审与直诉25
五、判决的执行26
二、主要法律形式28
一、立法指导思想28
第二章 秦汉社会转型与法典化运动28
第一节 秦代法典化运动28
第二节 汉代法典化运动29
一、立法指导思想29
二、制定法律30
第三节 司法机构的变化31
一、皇帝主掌全国审判大权31
二、廷尉作为中央司法长官,负责审理全国重要案件32
三、地方司法机构,负责审理当地案件33
四、司法原则的变化35
五、诉讼审判制度41
六、司法监察制度60
七、法律实施状况66
第三章 封建法典化的第一次高潮——隋唐的刑事立法和司法70
第一节 隋朝的刑事立法和司法70
一、刑事立法概况70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71
一、刑事立法指导思想72
二、主要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72
第二节 唐朝刑事立法72
三、《武德律》与《贞观律》73
四、《永徽律疏》73
第三节 唐朝刑事司法75
一、司法机构的系统化75
二、诉讼制度的完善化76
三、监察制度的严密化80
第一节 明朝的刑事立法思想与立法过程85
一、明朝的刑事立法思想85
第四章 封建法典化的第二次高潮——明清时期的刑事立法和司法85
二、明朝的刑事立法概况90
第二节 清朝的刑事立法思想与刑事立法96
一、清朝的刑事立法思想96
二、清朝的刑事立法过程98
三、严刑峻法维护高压统治100
四、维护旗人特权和满族统治102
五、刑事处罚原则103
第三节 明朝刑事司法及其特点105
一、中央司法机关设置的发展变化105
二、地方及特务司法机构的特点106
三、审判制度的发展与会审制度109
第四节 清朝刑事司法及其特点112
一、中央“三法司”与京师地方司法机构112
二、地方司法体制与旗人司法管辖114
三、秋审与九卿会审116
下篇 刑诉法的近代化123
第五章 思想转型与理论引进123
第一节 思想转型与理论引进的背景123
一、19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125
二、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社会概况138
一、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转折144
第二节 思想转型144
二、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47
三、思想转型的第二个阶段162
四、维新变法运动170
五、民主共和时期的思想转型178
第三节 理论引进185
一、引入了全新的价值理念185
二、刑事诉讼理论的引进193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典化动因199
第一节 危机和应对——近代社会的急剧变迁199
一、政局的变动199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会阶层多元化203
三、西方法文化的刺激207
第二节 “欧风美雨”的洗礼——司法独立和程序公正理念与原则的引进211
一、人权理性的影响212
二、刑事诉讼法原则和制度的引进217
第三节 备受抨击的传统司法——传统诉讼体制的弊端和中华法系的缺陷227
一、传统观念的落伍228
二、体例弊端的评价232
第四节 现实和传统的结合——清末修律对大陆法系的认同234
一、统治者对德日君主立宪制的青睐234
二、法律形式法典化的传统237
三、易于操作的法典移植239
四、国内法律职业者群体的缺失240
第五节 融入世界潮流——18至19世纪欧洲的刑事诉讼法典化运动242
第六节 “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期许——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强烈愿望244
第七节 小结245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典化进程247
第一节 艰难的初创——清末刑事诉讼法典化的尝试与挫折247
一、《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制定与搁浅248
二、司法改革催生诉讼制度现代化256
三、未及审议颁行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266
第二节 承前启后的过渡——南京临时政府的刑事诉讼措施270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民国北京政府刑事诉讼法法典化的努力274
一、前清刑事诉讼法律的继受275
二、颁行单行刑事诉讼法规276
三、《刑事诉讼条例》的颁行277
四、分庭抗礼的产物278
第四节 法典化结晶——南京国民政府颁行《刑事诉讼法》280
第五节 小结281
第一节 刑诉法典结构变革的主流态势284
一、划时代变革的主要标志284
第八章 刑诉法典的结构变革284
二、划时代变革的主要动因285
三、变革走向近代化转型289
第二节 四部刑诉法典结构变革透视295
一、四部刑诉法典结构对照表295
二、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结构要览296
三、宣统二年《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结构评价299
四、民国十年《刑事诉讼条例》结构变化301
五、民国十七年《刑事诉讼法》结构分析304
第三节 刑诉法典的结构价值306
一、创新价值306
二、范本价值308
三、实用价值311
第四节 刑诉法典结构的主要缺陷321
一、欠缺理论支撑321
二、对传统与移植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323
三、篇幅条目由简趋繁327
第九章 刑诉法典施行329
第一节 刑诉法典施行概况329
一、四部刑诉法典施行的大致情况329
二、刑诉法典施行的环境335
三、刑诉法典施行的冲突337
第二节 刑诉法典施行中各级审判厅设立运行342
一、光绪三十二年司法独立342
二、实行四级三审制343
三、各级审判厅设立促进刑诉法典施行344
第三节 刑诉法典施行中的诉讼模式346
一、纠问式346
二、告劾式347
三、抗辩式348
第四节 刑诉法典施行经典案例349
一、彰显人道回归的司法主线381
第五节 刑诉法典施行亮点381
二、实行无罪推定否定司法专横382
三、发挥刑诉法典的柔性和张力384
四、促进部分治外法权收回385
五、精英司法的光环388
第六节 刑诉法典施行的主要不足392
一、行政干预司法的幽灵始终存在392
二、领事裁判权阻碍刑诉法典普遍施行393
三、人权“差序格局”仍然有所表现394
四、基层施行明显不足395
一、符合历史潮流的法律近代化398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典化的价值与经验398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398
二、参古酌今、会通中西的法律近代化401
三、清末民初刑事司法改革的成就405
四、建立了大陆法系的法律模式408
第二节 经验借鉴411
一、法律的近代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411
二、中国清末民初的法律改革经验415
参考书目423
后记434
热门推荐
- 2932174.html
- 2426739.html
- 2404470.html
- 484820.html
- 2985308.html
- 2566402.html
- 434416.html
- 3430172.html
- 2712010.html
- 2717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5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6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4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7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3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