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人口【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人口
  • 《当代中国的人口》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人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3

第一章 新中国的人口发展3

第一节 总人口的历史演变3

一、新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3

二、人口的现状和特点13

第二节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14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概述14

二、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一个转变16

三、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个转变18

第三节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18

第二章 生育率的变化22

第一节 生育率的历史演变22

一、各时期生育率演变情况22

二、年龄别生育率的差异26

三、城乡生育率的差别29

第二节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分析30

一、生育动机与生育率30

二、文化程度与生育率31

三、职业与生育率33

四、早婚习惯与生育率35

第三节 生育率对人口发展的影响35

一、生育率是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35

二、生育率水平决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36

三、生育率直接影响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37

四、生育率对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的影响38

第四节 生育率的发展趋势39

第三章 死亡率的变化42

第一节 死亡率的历史演变42

第二节 死亡率的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47

一、死亡率的性别差异47

二、死亡率的年龄差异48

三、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53

第三节 死亡率的降低和平均寿命的延长57

第四节 死亡原因及死亡率趋势分析59

一、死因的变化59

二、总死亡率的回升趋势64

第四章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66

第一节 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66

第二节 男女别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69

第三节 城乡人口年龄结构比较73

第四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地区差异76

第五节 重视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79

第五章 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动85

第一节 总人口的性比例85

第二节 各年龄组人口性比例87

第三节 城乡人口性比例94

第四节 重工业城市和煤矿城市人口的性别比98

第六章 未来人口的数量控制103

第一节 未来人口发展趋势103

第二节 长期人口发展目标的选择107

第三节 相应的对策111

第二编119

第七章 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119

第一节 人口体质的变化119

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119

二、儿童青少年发育成长水平的提高122

三、人口的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下降123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126

第二节 影响人口体质的因素128

一、物质生活的提高128

二、医疗条件的改善130

三、体育活动的开展131

第三节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133

一、加强营养学研究133

二、认真实行优生优育134

三、重视健康投资,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136

四、加强环境保护137

第八章 人口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139

第一节 人口道德素质的提高139

第二节 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143

一、有文化人口比率的提高147

二、有文化人口行业分布的变化149

三、有文化人口的城乡和地区分布的变化150

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率的下降151

五、人口科技水平的提高152

第三节 从年龄组看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153

一、不同年龄人口群的文化程度154

二、不同年龄组有文化人口的性别比例156

三、不同年龄组人口群的文盲、半文盲比率157

第四节 提高人口道德、文化素质的经验160

第三编165

第九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165

第一节 旧中国的人口经济问题165

第二节 新中国人口与经济的发展168

第三节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173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限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173

二、劳力过剩而生产资料和积累不足174

三、劳动人口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177

四、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受到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178

第四节 人口与经济之间矛盾的转化179

第五节 促进人口与经济矛盾转化的关键——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和协调186

第十章 劳动人口的就业192

第一节 劳动人口就业的历史回顾192

第二节 就业率的变化200

第三节 就业结构的变化203

第四节 扩大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206

第五节 劳动管理体制与劳动人口的就业208

第十一章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2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迁移210

一、三十多年来人口迁移概况210

二、人口迁移213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2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口流动223

一、人口流动的类型223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人口流动226

三、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230

第三节 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展望232

一、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特点232

二、封闭型入口向开放型人口的转变235

三、开发型移民的前景238

第十二章 人口城镇化243

第一节 新中国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243

第二节 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因素253

一、经济因素253

二、人口因素256

三、城乡人口的管理政策257

第三节 人口城镇化的道路258

第四编269

第十三章 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269

第一节 封建婚姻制度的废除和新婚姻法的建立270

第二节 中国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273

一、未婚和已婚状况的变化273

二、丧偶和离婚状况的变化276

第三节 结婚年龄和总初婚率对出生率的影响281

一、结婚率和结婚年龄的变化281

二、妇女初婚年龄的变化对妇女总初婚率的影响283

三、妇女总初婚率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285

第四节 当代中国婚姻的特点和问题286

第十四章 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293

第一节 中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293

一、旧中国家庭规模293

二、新中国家庭规模296

三、家庭规模的地域差别299

四、家庭规模的城乡差别302

第二节 中国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304

一、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305

二、家庭世代的发展变化308

三、家庭结构变化的特点311

第三节 中国家庭发展演变的趋势和展望316

第十五章 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321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321

一、中国人口的民族构成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321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324

三、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的特点329

第二节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比335

一、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335

二、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的特点341

第三节 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342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342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347

三、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特殊因素348

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350

第四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展望351

第五编357

第十六章 计划生育政策357

第一节 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357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和做法366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66

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371

三、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372

四、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做法373

第三节 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376

一、政策的理论依据376

二、政策的客观依据377

三、中国控制人口增长政策与马尔萨斯主义的根本区别380

第十七章 从世界人口变动看中国的人口问题383

第一节 当代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般趋势383

第二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发展的对比387

第三节 中外人口政策的对比394

附录 人口统计资料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