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学导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闻学导论
  • 谢金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758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新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篇:关于新闻学1

第一节 新闻学的内容和特点2

一、新闻学的主要内容2

二、新闻学的特点4

第二节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5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5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联7

第三节 学习新闻学的意义、要求和方法9

—、意义9

二、要求9

三、方法9

第一部分 新闻本体13

第一章 新闻与新闻价值13

第一节 新闻14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4

二、新闻是一种信息15

三、新闻的定义17

第二节 新闻价值18

一、什么是新闻价值18

二、新闻的真实19

三、新闻的新鲜21

四、新闻的受众需要21

五、使受众需要和感兴趣的元素23

六、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24

第二章 新闻的要素、种类、特点和作用25

第一节 新闻的要素和种类26

一、新闻的要素26

二、新闻的种类26

三、硬新闻和软新闻27

四、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29

第二节 新闻的特点和作用30

一、信息的特点30

二、新闻信息的特点31

三、新闻的作用32

第二部分 新闻传播35

新闻传播(上):现象与活动35

第三章 新闻传播现象35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概念和过程36

一、新闻传播的概念36

二、新闻传播的过程37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38

一、新闻传播的内容38

二、新闻传播的方式40

三、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41

第三节 新闻与宣传43

一、新闻传播与宣传的联系和区别43

二、用新闻做宣传45

三、“典型报道”47

四、虚假新闻与宣传48

第四章 新闻专业要求51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要求52

一、新闻价值的要求52

二、全面、客观、公正的要求54

三、传播质量和社会效益的要求57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规范57

一、新闻专业主义57

二、新闻职业规范59

第五章 新闻报道61

第一节 报道价值和体裁62

一、报道价值62

二、报道体裁63

第二节 报道的基本方式和操作方法65

一、报道的基本方式65

二、报道的操作方法67

第六章 新闻采、写、编、评、摄71

第一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与评论72

一、新闻采访72

二、新闻写作73

三、新闻编辑76

四、新闻评论77

第二节 新闻摄影与摄像77

一、新闻摄影77

二、新闻摄像80

新闻传播(中):主要环节83

第七章 新闻源83

第一节 个人和机构新闻源84

一、个人新闻源84

二、机构新闻源87

第二节 现场和其他媒介新闻源88

一、现场新闻源88

二、其他媒介新闻源88

第八章 新闻传者91

第一节 新闻传者的种类和特点92

一、新闻传者的种类92

二、新闻传者的特点93

第二节 新闻传者的权利和义务94

一、权利和义务的内容94

二、权利和义务的落实95

第三节 对新闻职业传者和其他把关人的要求96

一、新闻职业道德96

二、新闻职业精神98

三、新闻专业水准98

四、新闻传者和其他把关人的修养99

第四节 数字化传播对新闻传者的影响100

一、使新闻传者多元化100

二、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100

第九章 新闻媒介的种类和特点103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种类104

一、媒介、媒体、传媒104

二、新闻媒介的分类105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特点106

一、内容特点106

二、传播特点108

三、经营特点109

四、消费特点110

第十章 传统新闻媒体113

第一节 报刊114

一、报刊简介114

二、报纸114

三、期刊116

第二节 广播电视116

一、广播的特点117

二、电视的特点118

三、广播电视的趋势119

第十一章 新媒体121

第一节 网络媒体122

一、概况122

二、特点122

三、问题和趋势123

四、移动互联网带来新变化124

第二节 手机和社会化媒体125

一、手机媒体125

二、社会化媒体126

第十二章 新闻媒介的影响129

第一节 新闻媒介影响的特点130

一、影响与作用130

二、影响的产生和大小130

第二节 新闻媒介对人的影响132

一、影响人的注意和认知132

二、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133

三、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134

四、影响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135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36

一、传播力——影响力之源136

二、新闻媒介的影响力138

三、数字化与传播力和影响力138

第十三章 新闻受众141

第一节 受众的种类和特点142

一、基本种类和特点142

二、行为特点143

三、数字化传播对受众的影响145

第二节 受众的权利和义务147

一、权利147

二、义务148

第三节 受众与传者的关系149

一、两者关系的表现149

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150

第十四章 新闻传播效果153

第一节 效果的种类和强弱154

一、种类154

二、强弱155

第二节 效果的产生156

一、如何产生156

二、传出方的因素157

三、接收方的因素159

四、其他因素160

第三节 效果的评估160

一、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160

二、传出方和接收方因素的考察161

三、传播效果的直接考察162

新闻传播(下):与社会的关系165

第十五章 新闻媒介的作用165

第一节 大众媒介的功能与作用166

一、功能与作用166

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167

三、议程设置等派生功能168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社会作用169

一、从三个维度看作用169

二、政治、经济、文化、大众社会作用170

三、沟通、整合、革新、控制作用172

四、负面作用173

第三节 数字化对新闻媒介社会作用的影响175

一、对作用的结构175

二、对作用的内涵175

三、对作用的方式176

第十六章 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177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中的新闻媒介178

一、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178

二、新闻媒介的重要位置179

三、信息系统的主要渠道180

四、按信息系统的要求和规律181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舆论工具角色183

一、新闻与舆论183

二、新闻媒介反映舆论184

三、促成、代表和影响舆论185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186

一、舆论监督的特点和长处186

二、舆论监督的对象和方法187

三、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困难187

四、破解不能、不敢、不愿监督188

五、网络监督189

第十七章 新闻自由与传媒责任191

第一节 新闻自由要义192

一、什么是新闻自由192

二、新闻自由是一种需要193

三、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195

第二节 新闻自由的实行199

一、有害内容问题199

二、维护稳定和安全问题200

三、仅有自由是不够的201

四、有关新闻自由的重要法规201

第三节 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202

一、必须履行的义务202

二、西方的新闻自由和传媒责任问题203

三、我国的新闻自由和传媒责任问题206

第十八章 社会调控与传媒素养211

第一节 社会调控的目标和方法212

一、调控的目标212

二、调控的方法213

第二节 提高传媒素养217

一、传媒素养的含义217

二、传媒素养的作用219

三、传媒素养的提高220

第十九章 新闻法治223

第一节 新闻法、法制和法治224

一、新闻法224

二、法制和法治225

第二节 外国的新闻法225

一、对表达自由的保障和限制225

二、对知晓权、信息公开的保障和规范226

三、关于诽谤和公众人物227

四、关于隐私权232

第三节 我国的新闻法232

一、立法情况232

二、限禁已充分,保障尚不足234

第三部分 事业和产业239

第二十章 新闻传播事业239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形成和发展240

一、古代传播媒介240

二、近现代报刊241

三、电子媒体242

四、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44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种类245

一、新闻体制与相应的新闻事业245

二、五种传媒理论与相应的新闻事业246

第二十一章 当今中国新闻事业249

第一节 当今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250

一、新闻体制:国有党管、计划管理250

二、新闻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51

三、新闻改革:区分性质、企业化转制253

第二节 当今中国新闻媒介的特点254

一、耳目喉舌是主要功能254

二、宣传引导是主要任务255

三、国有党管的是主要媒体256

四、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256

第二十二章 新闻传媒产业259

第一节 作为产业的新闻传媒业260

一、产业属性260

二、新闻传媒产业的特点261

三、产业化发展262

第二节 新闻媒介产品263

一、新闻机构的产品和媒介经营原则263

二、提高新闻媒介的使用价值265

三、提高新闻媒介的吸引力265

第三节 新闻传媒机构266

一、市场化运作267

二、集团化整合267

三、社会营销行为268

第四节 新闻传媒市场270

一、新闻传媒市场特点270

二、新闻传媒市场结构271

三、新闻传媒市场机制272

第二十三章 新闻传媒的两个效益275

第一节 两个效益的内涵与关系276

一、两个效益的内涵276

二、两个效益的关系277

第二节 两个效益的获得和评估278

一、不同于一般企业278

二、使两个效益相得益彰280

三、社会效益的评估281

第二十四章 数字化、全球化与新闻业283

第一节 数字化与新闻业284

一、影响新闻媒介284

二、影响新闻机构及其经营286

三、影响传媒的国际竞争288

四、对社会管理提出新要求288

第二节 全球化与新闻业289

一、全球化与新闻传播289

二、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291

三、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媒293

尾声:新闻教育和研究297

第一节 新闻教育298

一、发展概况298

二、对象和方法299

第二节 新闻研究300

一、发展概况300

二、对象和方法302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