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4年度地方志资政文集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32833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地方志-编辑工作-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4年度地方志资政文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对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战略思路的理解483
一、“三个中心”战略思路提出的社会背景483
二、对“三个中心”战略思路内涵的理解486
依法修志是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492
一、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立法的提出492
二、官职官责是我国修志的传统模式493
三、当前史志工作立法的必要性495
四、地方史志工作立法规范的方向497
地方志与先进生产力499
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期创造的物质文化决定着地方志的发展水平499
二、地方志应主动参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502
三、方志工作要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505
加快地方志事业数字化建设进程508
一、地方志事业发展面临的瓶颈508
二、以数字化建设带动“三个中心”的建设510
三、地方志事业数字化建设的方向512
四、以数字化建设提升产业开发水平513
围绕“三个中心”建设开展工作515
一、多方位挖掘地情资料515
二、努力资政,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516
三、把方志馆办成窗口单位518
四、加强舆论宣传工作519
史志事业如何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520
一、面对信息化史志从业者需要观念上的革命520
二、丰富的史料资源是提升史志效能和社会价值的助力器522
提升地方史志部门地位的必由之路526
一、做好区域研究及课题咨询中心工作能够使地方史志部门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527
二、做好区域研究及课题咨询工作能够使地方史志部门成为领导决策的智囊机构528
三、做好区域研究及课题咨询工作能够促进修志事业本身更好地发展530
浅谈地方志文化市场的拓展532
一、地方志潜在的市场空间532
二、拓展地方志文化市场的途径533
对方志部门效益的研究535
一、方志部门的效益及特点535
二、方志部门效益研究的必要性537
三、方志部门效益的实现及构成538
四、方志部门效益的评估539
关于编篡《城阳概况》的几点认识542
一、注重框架结构的总体设计,保证其合理性542
二、注意编撰方法的选用,保持概况的专业特色543
三、注意装帧设计,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544
新建城区修志工作初探546
一、创修区志必须要统合古今546
二、创修区志必须坚持和完善新的修志格局547
三、创倍区志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总体设计548
四、做好修志工作的改革,确保修志事业健康顺利发展550
强化超前意思做好续修工作552
续志创新“六要”559
地方志续修工作标准化之管见565
第二轮修志中应更加重视志书框架问题573
大事记的设置与编写580
关于续修自然地理志编纂的几个问题588
一、首轮自然地理志的回顾588
二、第二轮修志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589
续修人物志如何强化人物形象的精神深度597
续志应着力写好民俗篇601
一、民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601
二、民俗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603
三、“民俗”篇应全面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605
四、用科学的理念和发展的观点写好民俗 篇606
续修新志体例创新之我见609
续志必须“众手一致”615
一、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实现任务落实一致615
二、大力宣传,广造舆论,实现思想认识一致616
三、加强培训,以点带面,实现质量要求一致616
四、健全制度,加强指导,实现工作规范一致618
篇目设计要重点突出619
把好续志供稿审验关624
一、严格审稿程序624
二、严把质量关625
略论地改市后续志编写中的几个问题630
一、续志编写中应明确地改市后的政区与城市的界限630
二、地改市后续志记述的地域范围631
三、处理好市志与区志的详略与交叉关系632
四、地改市后的续志编写原则632
突出地方特色提高修志质量634
续修新志如何突出地方特色638
对续志突出地方特色的尝试643
一、全面对比分析,找准本地特色643
二、注重篇目设计,突出地方特色645
三、在记述中综合反映地方特色646
把握地方特色提高志书质量647
一、地方特色是志书的基本特征647
二、把握地方特色要深入研究地情648
三、在继承和创新中彰显地方特色651
谈续修《滨州地区志》人物编的五个特点653
沂蒙文化在新方志中的体现与记述659
一、广泛、全面地搜集资料,加强对沂蒙文化的发掘与研究659
二、沂蒙文化在新方志中的体现与记述664
续志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的记述667
续志图片运用之我见671
一、承继“左图右史”的古老传统,提高志书的信息价值671
二、合理配置文图资源三、根据志书内容,整体策划图片674
图片在续修新方志中的运用678
一、图片是续修新方志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678
二、图片要体现艺术性679
三、图片排列的科学性680
四、图片有别于年鉴广告681
不可低估第二轮修志的难点682
《滨州地区志·环境与保护》评述689
一、记述自然环境的编章不应以“环境”命题689
二、环境保护不应与自然环境共同设编691
三、环境保护的记述内容与记述方法692
四、关于记述自然环境部分存在的几个问题696
谈如何编辑《沾化县志》自然环境编701
浅谈《市北区志》的资料征集渠道及操作方法707
浅议新编《泰山区志》713
一、谋篇布局适当,符合地情实际713
二、注重从宏观上记述改革开放,突显时代特征715
三、恰当处理与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系716
四、实事求是地记述存在的主要问题716
谈《绣惠镇志》的编纂特色718
一、总体设计合理718
二、资料内容充实719
三、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21
一部成书难问世的地方志723
一、卷中图片——取舍不当724
二、篇目结构——不成体例725
三、资料匮乏——枵腹成书728
四、观点有误——褒贬失当729
五、偏离章法——语言混杂731
六、生人立传——难以成立734
七、卷尾附录——不足为取735
关于增强年鉴实用性的思考与实践737
一、实用性与实用主义737
二、实用性与实际需要739
三、实用性与时空范围743
谈谈年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创新746
一、要坚持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746
二、要坚持工作领域的不断创新748
浅谈地方综合年鉴要突出地方特色751
志鉴编纂心得三则759
一、编纂志鉴要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时代特点,突出地方特色,显现文明新貌759
二、突出沂南人文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服务760
三、题词、照片的恰当选取与合理编排,实现文图并茂。732
山东省方志馆开馆寄语765
一、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为方志馆的诞生和面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765
二、千年的方志文化遗产和新志续修的普及为方志馆的产生和发展孕育了充足的条件766
三、新志续修和方志研究的累累硕果为方志馆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方志书刊和信息资源768
四、地方志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世致用的使用价值为方志馆安身立命拓展了广阔空间769
五、省方志馆的开馆为方志走入社会、鉴览交流、共谋发展搭建了新的服务平台770
浅议新方志的目录学总结774
一、对新编方志进行总结的必要性774
二、方志目录学的发展水平及新志目的编纂情况777
三、编辑方志目录和方志提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80
存志与用志783
一、旧志的收藏情况783
二、新方志的收藏情况785
三、志书的作用785
四、进一步做好存志工作,更好发挥志书的作用788
对建设县级方志馆的设想790
一、联合建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90
二、联合建馆的优越性792
三、联合建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93
《山东省新编地方志目录》编辑谈795
一、编目缘起795
二、编辑始末797
三、基本特征798
四、收获与不足799
做好志书出版后资料的整理工作801
一、资料整理与归档的意义801
二、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03
三、资料整理归档范围及归档方法804
试谈地情资料信息网络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808
一、地情资料数字退休费权的归属问题808
二、网络环境下地情资料开发利用的著作权保护809
三、地情资料信息的网页著作权问题809
方志目录学简史811
一、方志目录产生的原因811
二、方志目录的发展815
做个称职的志书主编830
一、主编的条件830
二、主编的责任834
三、主编的主要工作836
修志人员的素质841
一、正确的世界观841
二、高尚的志德843
三、可贵的治学精神846
四、执着的痴爱之情848
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是志书质量的关键因素85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方志事业发展856
续志编纂中如何体现主编意识861
方志文化精神在方志工作中的作用864
一、培育科学的方志精神,促进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864
二、塑造良好的方志形象,提高方志部门的社会信誉865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方志事业健康发展866
“实事求是”与“冷板凳”精神868
浅谈史志工作者的素质872
一、文化功底是修志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872
二、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史志工作者品德874
三、党委政府重视修志工作,是提高修志工作者自身素养的保障875
热门推荐
- 2709913.html
- 809684.html
- 2729524.html
- 2273606.html
- 827840.html
- 150084.html
- 2207365.html
- 697135.html
- 3346590.html
- 2074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0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6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1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