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朱宝荣,周楚,黄加锐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530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上篇 个体心理原理与应用3
第一章 动机与工作效率3
第一节 “动机”概述3
一、动机的功能3
二、动机的种类4
三、需要与刺激5
第二节 如何激发积极的行为动机8
一、满足合理需要8
四、运用强化原理9
二、强化思想教育9
三、设置合适目标9
第三节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10
一、动机强度与主、客观条件10
二、动机强度与活动项目11
第四节 测量动机的常用方法11
一、观察法11
二、实验法11
一、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12
第五节 动机挫折与处置方式12
四、投射法12
三、报告法12
二、受挫者的行为表现14
三、消除挫折心理的几种方式15
四、几种有代表性的挫折理论16
第二章 注意与意识状态19
第一节 “注意”概述19
一、注意的特征19
二、注意的种类20
三、注意的功能22
第二节 如何引发无意注意23
一、引发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24
二、引发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25
第三节 如何稳定有意注意26
一、发展兴趣26
二、磨练意志26
三、牢记目标28
四、注重习惯29
五、掌握方法30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及其培养32
一、注意的广度33
二、注意的稳定34
三、注意的转移35
四、注意的分配36
第五节 意识与意识状态37
一、意识及其功能38
二、几种常见的意识状态40
第三章 记忆与学习效率46
第一节 “记忆”概述46
一、记忆的作用46
二、记忆的种类47
三、记忆的机制50
第二节 识记及其方法52
二、有效识记的方法53
一、两种识记方式53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主要因素62
第三节 保持及其方法68
一、被记材料的质变68
二、遗忘及其规律69
三、保持的方法72
第四节 再现及其方法75
一、再认及其方法75
二、回忆及其方法76
第五节 良好记忆力的培养80
一、记忆的条件81
二、记忆的方法82
三、记忆的规律83
四、记忆的训练83
第四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85
第一节 “思维”概述85
一、思维的特性85
二、思维的种类86
三、思维与语言91
第二节 思维品质95
一、思维的广阔性95
三、思维的独立性96
二、思维的深刻性96
四、思维的批判性97
五、思维的灵活性97
六、思维的敏捷性99
七、思维的逻辑性99
第三节 思维方法100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100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09
三、多向立体思维方法112
一、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114
第四节 问题解决114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16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22
一、创造性思维的作用122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23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124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25
第五章 情绪、情感与身心健康127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127
一、引起情绪、情感的主、客观变量127
二、情绪、情感的两极性128
三、情绪、情感的作用129
四、情绪、情感的种类131
五、感情的主观体验及其外部表现形式138
第二节 情绪理论142
一、情绪的外周理论142
二、情绪的丘脑理论143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144
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145
第三节 情绪、情感与生活压力146
一、生活压力的性质146
二、生活压力的来源147
三、缓解生活压力的方法149
第四节 情绪、情感与生理疾病154
一、消化性溃疡154
二、心脏病154
三、风湿性关节炎155
四、头痛155
五、哮喘156
六、免疫功能减弱156
一、能力、才能、天才157
第一节 “能力”概述157
第六章 能力与素质培养157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158
三、能力的种类159
四、能力的结构159
第二节 “能力”形成163
一、生物因素163
二、教育因素164
三、实践因素164
第三节 “能力”测量165
一、一般能力测验166
三、创造能力测验168
二、特殊能力测验168
第四节 “能力”培养169
一、观察力的培养169
二、分析力的培养177
三、想象力的培养186
四、创造力的培养190
五、预见力的培养195
第一节 “性格”概述202
一、性格的含义202
第七章 性格与个性优化202
二、性格与气质203
三、性格的结构206
四、性格的类型208
第二节 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209
一、遗传特质209
二、家庭环境209
三、学校教育211
四、个体实践211
第三节 测量性格的主要方法212
一、观察法212
三、问卷法214
二、实验法214
四、访谈法219
五、投射法222
第四节 现代人应有的性格特征224
一、独立224
二、自信225
三、坚韧226
四、自制227
五、合群227
一、常见的性格异常228
第五节 性格异常及其成因228
二、性格异常的成因229
第六节 性格的优化与矫正230
一、调整处世原则230
二、改变行为反应231
三、利用环境潜化232
第八章 意志与行为决策233
第一节 “意志”概述233
一、意志与意志行动233
二、意志的基本特点235
三、意志的心理过程236
一、意志行动中的四种内心冲突238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冲突与决策238
二、如何对意志行为进行正确决策240
三、影响意志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241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243
一、自觉性及其培养243
二、果断性及其培养243
三、坚定性及其培养245
四、自制力及其培养246
第一节 交往的功能253
一、沟通信息253
第九章 人际交往253
中篇 群体心理原理与应用253
二、认识自我254
三、协调关系254
四、保障健康255
第二节 交往的类型255
一、五种基本交往形式256
二、八种交往行为模式258
三、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258
四、语词交往和非语词交往259
五、口语交往和书面交往259
第三节 交往的心理效应260
六、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260
一、首因效应261
二、近因效应266
三、晕轮效应267
四、刻板印象268
第四节 交往中的人际吸引269
一、接近性269
二、相似性271
三、互补性272
四、个人特质273
一、如何克服交往自卑276
第五节 交往中的心理调适276
二、如何摆脱左右为难278
三、如何对付尴尬场面278
四、如何消除他人嫉妒280
五、如何面对交往挫折281
第十章 人际关系283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类型283
一、需要型人际关系283
二、功能型人际关系284
一、觉察相识285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演变轨迹285
二、表面接触286
三、亲密互惠286
第三节 社会测量法287
一、问卷设计287
二、实施测量288
三、结果分析288
第一节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290
一、制约与规范290
第十一章 人际影响290
二、感染与趋同292
三、促进与干扰293
第二节 群体中的个体行为294
一、从众294
二、服从297
三、依从300
四、逆反302
第三节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303
一、社会浪费与社会促进303
二、合作与竞争306
一、亲社会行为308
第四节 个体的社会行为308
二、攻击行为310
三、偏见312
第五节 个体间相互影响的主要形式313
一、劝说313
二、暗示314
三、模仿315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成因319
一、个体因素319
第十二章 心理学在犯罪与司法研究中的应用319
下篇 心理学主要应用领域319
二、群体因素323
三、文化因素324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矫正325
一、转变罪犯态度325
二、强化监督制度327
三、强制劳动改造328
第三节 心理学在司法工作中的若干应用329
一、警察的挑选与培训329
二、对犯罪案件的定性量刑330
三、参与监狱管理331
一、空气污染333
第一节 影响心理的环境因素333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333
二、噪音334
三、拥挤335
四、个人空间336
第二节 环境设计338
一、心理学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338
二、心理学在生活环境设计中的应用339
三、心理学在工作环境设计中的应用340
一、购买行为的一般规律344
第一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344
第十四章 心理学在消费研究中的应用344
二、影响购买行为的个体因素346
三、消费者的购物决策348
第二节 产品包装与营销351
一、产品包装的心理效应351
二、商标设计的心理效应352
三、产品形象的心理效应352
四、价格的心理效应353
第三节 广告及其设计354
一、广告的功能354
二、广告的分类355
三、广告的设计356
第十五章 心理学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360
第一节 领导心理360
一、领导者360
二、领导行为366
第二节 决策心理368
一、决策的主要类型369
二、决策的一般程序374
三、决策力培养376
第三节 组织人事心理382
一、职员的挑选383
二、职员的培训385
三、组织冲突386
四、激励389
第四节 工程心理393
一、人—机系统设计393
二、工作场所设计394
三、生产条件设计396
第十六章 心理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398
第一节 品德心理398
一、道德认识的提高398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400
三、道德意志的强化401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402
第二节 差异心理403
一、学生成绩落后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403
二、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405
三、学生心理档案的制作407
第三节 教师心理408
一、教师应有的心理品质408
二、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410
三、教师的威信及其形成411
第一节 职业决策与生涯规划414
第十七章 心理学在职业决策研究中的应用414
一、职业生涯的六个阶段415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意义417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418
第二节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421
一、教育因素421
二、家庭因素422
三、社会因素423
四、个人因素423
第三节 职业决策与个人素质测试425
五、机遇425
一、气质测试426
二、职业个性测试430
第十八章 心理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436
第一节 临床心理学概述436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含义436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意义437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般程序438
一、问题探索阶段438
二、目标确立阶段439
五、评估/结束阶段440
三、方案探讨阶段440
四、咨询/治疗阶段440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疾病441
一、焦虑症及其成因441
二、情感症及其成因445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447
一、精神分析治疗法447
二、行为治疗法450
三、认知治疗法452
主要参考文献454
热门推荐
- 3235866.html
- 3844068.html
- 34165.html
- 1770396.html
- 3670983.html
- 3827526.html
- 3537393.html
- 1244799.html
- 436697.html
- 1757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9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1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6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7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6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7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