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陆一体化建设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栾维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08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海洋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陆一体化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背景和基础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
目次3
第二节 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4
一、海洋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仓库4
二、海洋是水资源基地4
三、海洋是能源基地5
四、国际“区域”蕴藏着最大的战略资源体系5
五、海洋是全球通道9
第二章 海岸带——海陆一体化的空间载体11
第一节 海岸带的基本概念11
一、潮间带地区12
第二节 海岸带的区域类型与特征12
二、海湾地区13
三、海岸带地区的湿地13
四、海岸带的其他区域16
第三节 海岸带生态的生物影响因素18
一、海岸地区的生态特征18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19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9
四、海洋生物的共生现象20
第四节 海岸带生态的非生命影响因素21
一、物理特性的影响21
二、地质特性的影响22
三、化学特性的影响23
一、海岸带集中体现了海陆间的联系25
第五节 海岸带是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载体25
二、人类活动扰动了海陆间的自然联系26
三、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联系密切29
第三章 人类活动是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31
第一节 城市化加重了海岸带的负担31
一、沿海形成一批大都市31
二、城市化产生一系列影响32
第二节 海上油、气开采造成污染34
第三节 海洋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35
一、海洋生物环境污染严重35
二、海岸带的化学污染36
第四节 海岸工程的影响39
一、各类挖掘活动的影响39
二、修建码头的影响40
中篇 机制实证研究43
第四章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机制研究43
第一节 海陆产业关联研究的基本背景43
一、开发利用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43
二、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44
三、我国海陆产业间存在诸多冲突45
四、关于我国海陆产业关联研究的描述46
第二节 海陆产业关联研究的理论基础48
一、海陆产业系统基本概念界定48
二、以系统论为基础,构建海陆产业巨系统50
三、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关联51
四、海陆产业间产生关联效应的动因53
第三节 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分析55
一、海洋产业有利于吸纳劳动力的特征56
二、我国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就业空间58
三、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的定量计算60
第四节 海陆产业间其他要素流通61
一、资金循环61
二、能源的流动62
三、技术的传播和转移63
四、生产信息的交流64
第五节 海陆产业间对应产业链的耦合65
一、海洋产业发展对全国及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65
二、海洋产业的总体贡献分析70
第六节 海陆交汇产业链的链式分析75
一、海陆交汇产业链的构建方案75
二、各类产业链体系的构建76
一、海陆产业综合布局82
第七节 海陆产业在海岸带的合理布局82
二、海岸带的综合分区83
三、加强海陆产业系统联系的调控措施87
第五章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研究89
第一节 近岸海域污染调控范围的界定89
一、研究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89
二、确定调控范围90
三、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90
四、研究的框架91
五、立题的依据——黄海沿岸海域环境状况的分析92
第二节 近岸海域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构建94
一、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94
二、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的构建98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103
第三节 黄海沿岸区域经济发展及结构分析103
二、黄海沿岸经济地域结构分异105
三、海岸带区域的经济地域结构108
第四节 黄海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污染响应分析111
一、黄海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111
二、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统计解释112
三、环境地域结构114
四、黄海沿岸地区经济地域结构与污染地域结构的关联分析116
第五节 黄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因子分析117
一、自然环境障碍是影响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定常变量117
二、经济发展无形中增大了环境压力118
三、经济水平低决定了环境改善非积极性120
五、海洋管理中的问题121
四、海洋经济发展对海域环境的影响121
第六节 黄海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分区模式122
一、模糊聚类的方法与步骤123
二、各调控区经济-环境系统特点125
三、海域环境的调控对策126
第六章 辽河三角洲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128
第一节 海平面上升研究的意义及进展128
一、研究意义128
二、研究进展129
第二节 海平面上升的机理与趋势分析130
一、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调控因子130
二、海平面上升的机理分析131
三、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分析132
第三节 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及模型构建134
二、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135
一、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方法135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138
二、研究区域的特征分析138
第四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与特征分析138
第五节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风险综合评估141
一、综合评估基本单元141
二、危险性分析141
三、土地系统易损性分析143
四、社会生态经济易损性分析144
五、生态易损性分析145
六、抗灾能力分析148
七、海平面上升淹没损失分析149
八、海平面上升风险综合评估152
一、适应对策——防护155
第六节 防灾对策与措施155
二、湿地保护156
三、洪灾保险体系的建立156
四、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157
第七节 结论与警示158
下篇 调控措施和方法161
第七章 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161
第一节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61
一、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涵161
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形成163
三、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164
四、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165
一、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任务166
第二节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任务、原则166
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167
第三节 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状170
一、半集中管理体制170
二、国家海洋局的主要职能日益完善170
三、三种类型并存的地方管理体制171
四、海洋管理法规日益健全172
五、海洋执法队伍不断壮大173
第四节 海岸带的综合管理与协作174
一、强化海岸带独立管理单元的观念174
二、海岸带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关系174
三、海洋管理与环境保护管理的关系175
五、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176
四、海洋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产管理的关系176
六、《野生动物保护法》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关系177
第五节 海洋信息服务现代化177
一、发展海洋信息服务高技术化的必然性177
二、制约我国海洋信息服务现代化的因素分析178
三、发展“数字海洋”技术是海洋信息服务现代化的重点179
四、发展软科学提高智能决策水平180
第六节 海洋监测与预报的高科技化180
一、我国海洋监测与预报技术水平的现状181
二、海洋监测与预报高技术化的必然性181
三、海洋监测与预报高技术化的重点183
第八章 海洋规划研究184
第一节 海洋规划的基本涵义和特点184
一、海洋规划的内涵184
二、海洋规划的基本特点184
三、海洋规划的简史186
一、海洋规划的基本方法188
第二节 海洋规划的方法、程序188
二、海洋规划的一般步骤192
第三节 我国海洋开发规划的特点、问题与对策194
一、《规划》有力推动了全国海洋经济和沿海地方经济发展194
二、海洋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196
三、建议与措施198
第四节 重点海洋产业的规划203
一、海洋水产业规划203
二、滨海旅游业规划204
三、海上运输业规划206
一、海洋规划框架的组成208
二、按区域范围划分的规划类型208
第五节 海洋规划的区域类型208
三、最高层次的国际综合计划211
四、国家层面的海洋规划212
五、省(市)级区域海洋规划214
六、地级市域海洋规划215
第九章 海洋功能区划研究218
第一节 国内外海洋功能区划的发展218
一、国外区划的发展过程218
二、许可证制度是实施功能区划的保证219
三、我国海洋功能区划进展219
第二节 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220
一、加强海洋功能区划研究势在必行220
二、海洋功能区划是依法管理海域的科学基础221
一、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原则223
三、功能区划的目的223
第三节 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223
二、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的原则224
三、坚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225
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225
五、技术可行性原则226
六、超前性与现实性结合的原则226
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27
第四节 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方案227
一、海洋功能区划的三级分区228
二、海洋功能区划的分区法228
第五节 几种关系的处理232
一、功能区划与规划的关系232
二、处理好区划与规划关系的建议234
三、重叠功能之间的关系235
四、海洋功能区划与开发现状的关系236
五、海洋功能区与行业和地方利益的关系237
第六节 海洋功能区划中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237
一、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的基本要求237
二、海洋自然条件分析238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238
四、海洋资源分析239
五、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39
六、海域环境条件和保护现状分析239
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240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0
热门推荐
- 1694748.html
- 412629.html
- 3788654.html
- 2361675.html
- 2716410.html
- 3436183.html
- 1368247.html
- 3582787.html
- 2343823.html
- 3296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1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4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8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6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