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供需失衡下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费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598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供需失衡下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食品安全供需失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供需现状的调查分析——基于消费者的视角1
一、基于购买意愿的我国食品市场需求现状调查分析1
二、食品消费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5
三、食品安全关注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12
第二节 食品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
一、双汇“瘦肉精”与上海福喜的事件研究及其比较分析22
二、事件研究的结果分析26
三、基于回归分析的事件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31
四、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34
第三节 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下我国进口奶粉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6
一、我国进口奶粉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38
二、本节的政策启示43
第四节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4
一、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47
二、我国进口食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51
三、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54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供需失衡的本质原因剖析59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有效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过剩60
一、食品安全的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60
二、国内与国外食品供求的显著差异62
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互补关系64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双重作用的必要性64
二、食品安全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互补性不足65
第三节 食品安全的信息、信任与信誉供给不足66
一、食品安全有效信息供给短缺的常态67
二、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始终存在67
三、供给主体的信誉无保证68
第四节 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互补作用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供求均衡69
一、有效的食品安全供给须以有效的食品安全需求为前提69
二、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互动促进食品安全供求均衡70
第三章 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价格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72
第一节 不同时序下食品供应商的价格和质量安全水平相关决策分析72
一、单个供应商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价格决策73
二、两个供应商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价格决策76
三、本节主要结论84
第二节 需求拉动下的某类食品高价格成因分析85
一、白酒年份酒高价格乱象及其问题86
二、基于需求拉动链条的年份酒高价格本质成因87
三、本节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91
第三节 产品可替代条件下最优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3
一、分散与集中模式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最优价格94
二、本节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102
第四节 废弃食品回流再造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05
一、废弃食品回流再造模型描述106
二、废弃食品回流再造的相关价格决定108
三、回流再造食品需求量不低于第1期新产品剩余量情况下的价格决定115
四、本节主要结论121
第四章 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食品安全信息研究124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124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食品安全信息难以传递124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食品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25
第二节 公共信息对称溢出时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分析126
一、基本模型假设及问题描述126
二、对称溢出时消费者的最优公共信息127
三、本节主要结论131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合同分析131
一、基本问题描述132
二、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基本模型分析134
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合作合同分析134
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类型为好的均衡合同分析136
五、问题的相关扩展分析139
六、本节主要结论142
第四节 基于信息有效传递和揭示的不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模式中企业决策142
一、企业自有基地生产模式的决策分析143
二、“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的决策分析145
三、本节主要结论148
第五章 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信任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150
第一节 基于社会网络的我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探讨150
一、我国食品安全典型事件150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品牌信任危机153
三、我国食品安全信任的社会网络155
四、本节小结159
第二节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及信任传递机制的定量模型分析160
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及其传递机制分析161
二、本节小结167
第三节 不同食品安全信任环境下企业生产决策优化及其消费者效用168
一、问题描述及基本模型170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模型分析171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分析178
四、本节主要启示187
第四节 信任危机下企业和消费者的最优食品安全努力水平分析191
一、模型假设及变量193
二、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203
第六章 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信誉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206
第一节 我国品牌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及其政府监管206
一、品牌企业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现状208
二、品牌企业食品安全控制决策209
三、食品企业的政府监管机制213
第二节 具有品牌信誉零售商视角下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零售商检验的联动机制217
一、政府部门监管与零售商质量安全检验的基本问题218
二、典型模式中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与检验精确度220
三、政府部门监管与零售商检验联动的政策启示225
第三节 国内企业信誉较低背景下国内外食品企业生产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27
一、问题描述及变量符号设定229
二、生产决策及影响因素分析230
三、国内外企业利润及影响因素分析235
四、国内消费者剩余及影响因素分析236
五、数值分析237
六、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241
第七章 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竞争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243
第一节 典型市场类型下消费质量预期变化的企业质量安全供给决策243
一、基本问题及条件描述243
二、完全垄断下食品供给企业的决策244
三、寡头垄断下高低质量食品供给企业的决策245
四、完全竞争下食品供给企业的决策247
五、社会福利最大化下食品供给企业的决策248
六、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数量的比较分析249
七、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251
第二节 典型市场类型中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投资力度分析253
一、完全垄断时市场均衡的社会福利模型分析255
二、质量安全投资成本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情况分析257
三、质量安全投资成本完全由企业承担的情况分析258
四、寡头垄断时高低质量食品供给企业的模型分析259
五、算例分析264
六、本节主要结论及启示269
第三节 竞争性同质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水平相关决策——考虑食品安全水平与产量交叉效应的视角270
一、模型变量及假设271
二、企业的最优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72
三、本节主要政策建议279
第四节 企业网络中竞争性企业食品安全努力水平的博弈分析280
一、企业网络中单个企业与邻居节点企业的博弈分析282
二、博弈均衡下企业网络利益与消费者福利及其改善机制分析286
三、本节主要结论与建议289
第八章 食品安全供需协调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292
第一节 质量安全市场需求效应视角下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最优决策及协调策略292
一、我国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发展现状292
二、基本问题描述及最优决策294
三、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协调策略300
四、本节主要结论与启示310
第二节 风险规避零售商与“努力”制造商的质量安全相关决策及协调机制分析312
一、模型假设及变量设定313
二、不同模式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决策316
三、本节主要启示建议329
第三节 具有质量安全惩罚主导权零售商与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及其协调330
一、问题描述及变量设定332
二、供应商与零售商各自独立的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决策333
三、供应商与零售商不同模式检测水平的比较及协调策略339
四、本节主要结论与建议341
第四节 供应链回收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对策342
一、我国食品供应链回收环节的典型案例343
二、国外食品供应链回收环节的经验借鉴348
三、我国食品供应链回收环节实施有效利用的对策351
第五节 不同废弃食品回收模式中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相关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53
一、问题描述及模型设定354
二、食品制造商负责回收过期食品模式的相关决策355
三、食品零售商负责回收过期食品模式的相关决策358
四、制造商与零售商负责回收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359
五、本节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367
第六节 回收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策研究——以废弃农产品补贴与保险为例369
一、废弃农产品回收处理及补贴策略分析369
二、废弃农畜产品回收环节农业保险主体决策分析383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398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398
一、我国食品安全供需失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结论398
二、我国食品安全供需失衡本质原因剖析的主要结论400
三、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价格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的主要结论401
四、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食品安全信息研究的主要结论402
五、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信任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的主要结论404
六、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信誉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的主要结论405
七、食品安全供需视角下竞争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的主要结论406
八、食品安全供需协调与质量安全水平研究的主要结论408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供需失衡下政府监管机制设计对策410
一、激发市场治理优势的政府监管机制是解决食品安全供需失衡的关键411
二、建立供给推动的政府监管机制412
三、建立需求拉动的政府监管机制412
四、建立供求协调的政府监管机制412
参考文献414
热门推荐
- 857299.html
- 1617264.html
- 157574.html
- 1144874.html
- 219810.html
- 315198.html
- 531819.html
- 2599389.html
- 1702287.html
- 1232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1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527.html